2023中国互联网大会 | 大模型的发展路径论坛在京举办
2023年07月22日 15:30
由香港正版综合资料大全官网主办,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联合主办的2023(第二十二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于7月18日-20日在京召开,大会主题为“促进数实融合 赋能千行百业”。大模型的发展路径论坛于7月20日下午举办。
大模型的发展路径论坛作为2023中国互联网大会的分论坛之一,由香港正版综合资料大全官网人工智能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作委员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华为云大数据与AI业务合办。论坛得到了阿里云、北京智源研究院、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等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邀请了来自行业各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资本界的代表,共同就大模型的发展路径,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如何协同发展,大模型相关的新型基础设施、技术与产业应用、智力运营、评测与开源生态等主题展开精彩分享和讨论。
香港正版综合资料大全官网常务副秘书长陈家春出席论坛并致辞,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作主题报告。中国移动集团级首席科学家冯俊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魏凯、华为云AI专家、阿里达摩院资深技术专家王巍巍、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高级专家刘承岩等嘉宾在现场作了精彩的主题演讲。论坛由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秘书长南新生主持。
香港正版综合资料大全官网常务副秘书长陈家春致辞
陈家春指出,大模型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焦点和产业各方热点话题,香港正版综合资料大全官网为推动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孕育发展,及时成立工作委员会,旨在构建一个大数据、大模型和大算力开放共享的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更好支撑我国智能生态建设和智能产业创新集聚。下一步,协会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的行业自律公约、促进行业内外交流合作,参与相关领域研究,推动技术创新,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共同探讨大模型落地应用和可信治理的实践,共同推进智能化产业发展、共筑智能世界。
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作主题报告
黄铁军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大模型开源体系与风险控制》的主题报告。ChatGPT通过简单算法和海量数据生成大模型,表现出了智能的通用性和涌现性;而大模型揭开了智力时代的大幕并将重塑千行百业。如同电力是当今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智力运营服务是智力时代的基础设施,并将促生千千万万的智力产品和企业。人类不会信任“黑箱”智能,开源开放、竞争合作是智力时代的基本特征,要积极应对大模型带来的各种风险控制。他同时分享了智源研究院目前在大模型开源领域的探索实践:一是为了推动关键技术发展,构建了FlagOpen大模型技术开源体系,二是推动建设“1+X+Y”大模型关联项目群。他表示基于FlagOpen,智源正将许多产学研单位的智慧汇聚,以开放方式进行协作,为大模型技术体系的发展添砖加瓦。
华为云AI专家作主题演讲
华为云AI专家作了题为《AI赋能行业》的主题演讲。大模型重塑产业格局,两年落地50%+行业核心场景,华为云在金融、制造、政务、气象、铁路等领域推动了深入的行业创新。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在实现行业大模型采用四大关键举措,包括沉淀行业知识、淬炼行业技能、对话专业工具、保障安全合规等。
中国移动集团级首席科学家冯俊兰作主题演讲
冯俊兰作了题为《体系化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的主题演讲。大模型的优势在于强理解能力、强生成能力、强信息集成能力,也面临进一步的挑战。她提出体系化人工智能的攻关思路,依托泛在的网络和AI算力,在开放环境中实现对AI能力进行灵活且高效的配置、调度、训练和部署,主要特征为AI服务大闭环、AI能力原子化重构、网络原生AI及安全可信AI,以满足日益丰富的数智化业务需求,同时确保AI业务可信可控安全。
阿里达摩院资深技术专家王巍巍作主题演讲
王巍巍作了题为《大模型规模化落地的挑战和路径》的主题演讲。对大模型的训练过程进行分析,对大模型大小、数据重要性、及训练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解析,分析了大模型落地场景和应用的重要性,介绍了问答推理、内容生成、代码生成、文本分析等领域的成熟度和应用场景。最后介绍了通义大模型的发展和应用现状,也分享了通义大模型的使命是成为各行各业的AI基础设施。
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高级专家刘承岩作主题演讲
刘承岩作了题为《工商银行AI大模型行业落地探索实践》的主题演讲。认为人工智能是业界公认的通用技术,应当遵循技术应用发展规律,由改善体验的点解决方案、改变方式的应用解决方案、重塑流程的系统解决方案逐步深化应用。他对工商银行在AI大模型行业的落地应用进行了介绍,大模型将成为工银图灵的主导模型、大模型推广的四种典型服务模式,对具体的应用及未来的展望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魏凯作主题演讲
魏凯作了题为《可信AI大模型标准助力产业高素质发展》的主题演讲。当前大模型已经掀起了新一轮的应用模式颠覆性变革。与此同时,大模型安全可信风险日渐突显,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面向大模型“建、用、管”等产业需求,形成覆盖大模型全生命周期的《大模型技术和应用评估方法》系列标准,面向产业提供评测服务,助推大模型生态可信发展。
论坛的圆桌讨论环节以“大模型时代,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及相互协同的发展路径如何?”为主题,由工作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邓凯主持,中国电信集团副总工程师刘志勇,华为战略研究院大模型产业发展首席专家王震军,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林咏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人工智能部主任曹峰,摩尔产学院执行院长罗文勇等专家参与了论坛圆桌讨论。
圆桌论坛就大模型未来前景、通用大模型与行业大模型的关系、百“模”大战的现状和趋势、大模型产业发展的未来思路等热点话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专家们认为在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初步形成初步的大模型产业链条,通用大模型与行业大模型将协同发展,共同推进产业渗透。行业大模型将基于更智能的通用大模型的平台底座,更好地为千行百业服务。
同时,圆桌论坛对行业大模型如何选择更适合的通用大模型平台合作进行了讨论,各位专家对大模型相关产业链的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度分析,对目前大模型产业的现状、大模型入局者的发展战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上游基础技术设施方面,各类大模型算法持续涌现,自主软硬件技术生态逐步完善,算力生态需求巨大,数据资源成为重要发展要素。中游通用大模型平台方面,我国大模型领域百花齐放,学术机构和科技企业均有发力,通用大模型的技术、算法、算力、数据等能力资源要求极高,应当面向全球领先打造更有竞争力的通用大模型平台。下游行业大模型及融合应用方面,大模型已经与金融、工业、医疗、通信、科学研究等领域实现融合,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也蕴含着大模型产业发展的巨大机遇。
论坛由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秘书长南新生主持。